鈦合金鑄造造型方法
鈦材料鑄件,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工業。重要的使用零件有:發動機壓氣機匣,中間機匣,葉片,空心導向器,內環,增壓器葉輪,軸承殼體及支座,飛機用支架,傘倉,耳片,短梁,襟翼滑軌,剎車殼體;導彈用控制艙,尾翼,火箭后封頭,公用底等;人造衛星用支座,掃描器框架,鏡筒等。在民用工業上廣泛用于制造耐蝕泵體,閥門,葉輪;船舶用螺旋推進器;精密機械的殼體,支架,筒體;醫療用人工關節,假肢元件;運動器械的高爾夫球頭,馬具,自行車零件等。
造型方法
包括石墨型鑄造和熔模精密鑄造。 石墨型鑄造 石墨型是生產民用鈦鑄件的主要造型工藝。又分加工石墨型和石墨搗實型。加工石墨型是用優質人造石墨塊手工或機械加工而成,根據鑄型復雜程度,可采用多活塊組合,這種鑄型可多次使用。石墨搗實型是由人造石墨砂料和碳質有機粘結劑碾混成混合料后,在木;蚪饘倌I跋渲,用手工或造型機械造型而成。造好的石墨砂型,經低溫烘烤干燥固化后,在干散石墨粉覆蓋下,或在非氧化氣氛保護下,進行高溫焙燒。制作好鑄型組合后,即可裝爐澆鑄。生產質量要求嚴格的航空鑄件,其加工型和搗實型在澆鑄前均需進行真空除氣處理。 熔模精鑄 熔模精密鑄造是生產精度高、形狀復雜、表面光潔和內部致密的航空用鈦合金鑄件的主要工藝。鈦的熔模鑄造方法與鋼精鑄工藝基本相同,只是在制殼材料和某些工序上有所區別。 當今用于生產鈦精密鑄件的工藝有三種: (1)石墨型殼工藝。 (2)金屬面層陶瓷型殼工藝。 (3)氧化物陶瓷型殼工藝。第一種價格低廉,可用于中小鑄件生產,后兩種可用于大型薄壁精密鑄件生產。 鑄造鈦合金和鑄件質量 大部分變形鈦合金均可用于鑄造,最廣泛使用的是Ti-6A1-4V合金。它的鑄造性能良好,組織性能穩定。與同成分變形合金相比,鑄造鈦合金的強度基本相等,但其塑性和疲勞性能約低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五十,而斷裂韌性則稍好一些。 鈦材料鑄件一般采用穩定化退火處理,研究中的固溶處理和氫化處理可以細化晶粒,改善組織,將合金疲勞性能提高到鍛件水平。熱等靜壓是優質鈦材料鑄件常用的處理方法,經高溫高壓處理后,鑄件尺寸不發生變化,而內部組織變得更為致密,力學性能的穩定性將有很大改善。鑄件的質量,應按國家標準GB6614、國軍標GJB2896或航空標準HB5448檢驗。表中列出了鈦合金鑄件的技術特性 。 |